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 

想成立休閒農場?想成為特色農業旅遊認證場域?帶您看如何申請!

更新日期:民國114年6月27日
主要資料來源: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、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、各地方政府

 

近年來,臺灣農業轉型趨勢明顯,結合農業與旅遊的「休閒農場」與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越來越受到歡迎,不僅能活化農村經濟,也能打造具有在地特色的觀光亮點。本文將帶您一步步了解申請流程、應備文件與政府資源等,幫助您快速上手!

 

目錄
一. 休閒農場
  (一) 什麼是「休閒農場」
  (二) 申請應備文件
  (三) 籌設申請流程
  (四) 線上學習資源
  (五) 休閒農場名錄
二.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
  (一) 什麼是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
  (二) 什麼是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
  (三) 為什麼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要做認證?
  (四) 認證對象
  (五) 申請應備文件
  (六) 申請流程
  (七)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場域
三. 休閒農場與特色農業旅遊場域Q&A

 

一、休閒農場

 

(一) 什麼是「休閒農場」

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定義,休閒農業(Leisure Agriculture)是指利用田園景觀、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,結合農林漁牧生產、農業經營活動、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,提供國民休閒、增進對農業及農村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。而能夠提供「休閒農業」的場地,就是「休閒農場」(Leisure Farms)。

 

(二) 申請應備文件

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第19條規定,申請籌設休閒農場,申請人應填具籌設申請書,並檢附經營計畫書1式6份(主管機關得依審查需要增加份數),向當地直轄市或縣(市)主管機關申請。

依同辦法第20條規定,經營計畫書應包含下列內容及文件,並製作目錄依序裝訂成冊;亦可至「休閒農場申設管理與查核作業系統」線上申請籌設,以系統產製經營計畫書。

 

(三) 籌設申請流程

 

籌設申請流程

圖片出處 :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休閒農場申設管理與查核作業系統

 

(四) 線上學習資源

 

(五) 休閒農場名錄

一起來看看臺灣有哪些合法的休閒農場?
出遊開心又安心!

  查詢路徑:農業易遊網 / 首頁/ 農遊指南 / 休閒農場名錄

 

站外連結之參考文章:
>>籌設申請【資料來源: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休閒農場申設管理與查核作業系統,民國114年6月】
>>休閒農場申設管理與查核作業系統 - 籌設申請 操作介紹【資料來源: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休閒農場申設管理與查核作業系統,民國112年10月】
>>休閒農場名錄【資料來源:農業易遊網,民國114年6月】
>>台灣休閒農業學院【資料來源: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,民國114年6月】

 

站內相關服務連結:

 

二、特色農業旅遊場域

 

(一) 什麼是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

👉 先認識「特色農業旅遊」!

所謂的「特色農業旅遊」(Special Agro-tourism),就是「強調以農為本服務品質文化品味」的旅遊方式。因此,消費者在「特色農業旅遊」的過程中,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農業氛圍、體驗到實際的農業生產方式,進而從中獲得充滿農業特色的特殊旅遊經驗。

👉 再弄懂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!

能夠提供「特色農業旅遊」的地方,就是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(Special Agro-tourism Spots) 。這些場域具有豐富的農業主題特色,所涵蓋的範圍包括:農、林、漁、牧四大類。常見的休閒農場、觀光果園、實驗林場、養殖漁場、景觀花園、鄉村民宿等,都屬於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的範疇。

 

(二) 什麼是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

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(Special Agro-tourism Spots Certified,簡稱SAS)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「休閒農業旅遊產業鏈加值整合推動計畫」中的重點推動項目,由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執行,是一種以「農業特色」為核心價值的旅遊評鑑制度,也是目前亞洲唯一的認證制度。SAS 認證分為三種類型,包含「特色農遊認證」(主要類型)、「PLUS 永續行為認證」以及「PLUS 食農體驗認證」,從多元面向展現農業旅遊的深度與價值。

認證依「產業類別」進行分類,涵蓋農、林、漁、牧四大類,共分為19項類別,包含米、蔬菜、水果、茶、咖啡、可可、香藥染草、花卉、雜糧、特用作物、觀賞作物、林木、竹林、漁撈、養殖、娛樂漁業、禽、畜與蜜蜂。

 

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

圖片出處 :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

👉 如欲了解更多認證資訊,請參考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

 

(三) 為什麼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」要做認證?

透過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,可串接起供給端(農業經營者)與消費端(民眾),達到互利共好的效果。對消費者而言,認證可作為選擇的指標,確保旅遊品質,並提升整體旅遊體驗;而對業者來說,則有助於制定服務標準、建立聯合品牌,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。此外,認證制度也有助於建立產業發展制度,讓休閒農業朝向永續經營邁進。

👉 好更要被看見

隨著休閒農業家數快速增加,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逐漸浮現,透過認證制度可以讓優良特色農業旅遊脫穎而出,更容易被消費者看見與信賴。

👉 特色加值,品牌加分

透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,讓農業旅遊活動更具主題性與識別度,提升整體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。

 

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好處

圖片出處 :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

 

(四) 認證對象

申請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,須為具農業旅遊經營事實之合法經營體,類型分為以下四類:

  • 第一類:休閒農場
  • 第二類:農業旅遊經營體
  • 第三類:農業相關組織(社區社團組織、休閒農業區社團組織、農會、漁會)
  • 第四類:農村社區企業

第一、二類經營體之特色農業生產專區須座落於場域內或距離經營體距離1公里內,且為遊客在步行距離可以親近的範圍。第三、四類經營體與合作單位距離範圍以3公里內為原則或為同(鄉、鎮、市、區),如場域間串聯順暢具備吸引力,於申請時特別說明,則不在此限。

 

(五) 申請應備文件

所有申請認證之業者,應依規定檢附以下共通文件,並依所屬類別另行準備個別文件。

👉 共通必備文件(所有申請業者皆需提供)

👉 個別文件

【第一類|休閒農場】

【第二類|農業旅遊經營體】

【第三類|農業相關組織】

【第四類|農村社區企業】

 

(六) 申請流程

請下載『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申請資料電子檔 』 再參閱電子檔中的相關資訊進行資料填寫與準備,完成後再依業者所在區域,以E-MAIL方式將申請資料電子檔傳送至各分區評審小組。若對申請流程及資料有任何疑問,請撥打「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諮詢專線」📞03-938-1269。

所在區域 所在縣市 評審小組聯絡方式
北區 臺北市、新北市、基隆市、桃園市、新竹縣、新竹市、宜蘭縣、連江縣、花蓮縣 [email protected]
中區 苗栗縣、臺中市、彰化縣、南投縣、雲林縣、嘉義縣 [email protected]
南區 臺南市、高雄市、屏東縣、澎湖縣、金門縣、臺東縣 [email protected]

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全年任何時間均可申請,於業者申請資料補件完成後進行發派現地審查(考量分區執行量能,執行現地審查最後期限為每年10月31日前,未排入案件審查者於隔年優先排查),審查結果依時間提報最近一次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委員會議審議(每年37以及11月召開,實際時間依現況調整)確認。

 

(七)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場域

來看看臺灣有哪些業者已通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?
一起來體驗優質服務、品味良好文化!

 

站外連結之參考文章:
>>申請認證【資料來源: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,民國114年6月】
>>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要點【資料來源: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,民國114年3月】

>>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場域【資料來源: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,民國114年6月】

 

 

三、休閒農場與特色農業旅遊場域Q&A

 
💡已是「休閒農場」,還要申請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嗎?

若您已是合法登記的休閒農場經營者,並希望進一步強化農場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,讓您的場域更容易被消費者看見、信任與選擇,非常建議申請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。

💡一定要是「休閒農場」才能申請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嗎?

申請「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」不限定於休閒農場,只要是具有常態性農業旅遊經營事實之合法經營體,就有資格提出申請。
申請資格共分為四類:

  • 第一類:休閒農場
  • 第二類:農業旅遊經營體
  • 第三類:農業相關組織(社區社團組織、休閒農業區社團組織、農會、漁會)
  • 第四類:農村社區企業